京东618大促优惠活动 _ 天猫618跨店满减玩法 _天猫618活动满减

今年618购物节来临,电商平台没有再宣称这是“史上最大投入的618”,然而商家们却发现,某些平台的投入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去年。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似乎并未因此出现明显增长,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平台策略调整

电商平台今年为了重新吸引顾客,推出了更加直接的优惠策略。在5月20日至6月20日的天猫618促销活动中,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官方直接降低的费用,同时还有跨店铺的满减优惠。只要购物金额达到300元,就能减免50元,而且天猫和淘宝的商品可以合并计算。除此之外,唯品会推出了数万件商品的优惠活动,折扣幅度最大可达一成。对于知名品牌的服装,消费者不仅能享受到60天内的最低价格,还能获得额外的最高30%的折扣。而京东则不断利用数字人进行直播销售,在618购物节期间,众多品牌的负责人以及他们的“AI总裁数字人”将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

天猫投入加大

美妆品牌的创始人观察到,天猫在618活动上的投入相较以往有所提升。在618活动前夕,商家后台的生意参谋系统得到了升级。活动期间,生意参谋、AI客服机器人以及AI工具均向商家免费开放。相较之下,去年双11期间,若要使用这些工具,商家需支付大约5万元费用,且当时的数据收集范围相对较窄。商家积极参与天猫举办的618百亿补贴活动,平台分担了部分优惠费用,商家自己承担了部分满减活动的开销,同时他们还保留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商家销售目标

这位商家计划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渠道中增加销售业绩,期望增幅达到30%。他透露,在抖音的618促销活动中,通过商品对比机制与其他平台相比,成功营造了愉快的购物氛围,而且这样的投入并不大。尽管京东的美妆品类并不特别受欢迎,但由于新入驻,其业绩基础尚不牢固,但仍有可能达成目标。此外,京东期望商家所提供的商品价格在所有销售渠道中都能维持最低价位,并且并未对商品的销售途径设定限制,并未强制要求必须实行独家销售。

营销阵地变迁

商家将618的主战场设在了常规的电商平台上,然而他们的营销手段却主要针对新兴的电商平台。以前,淘宝以商品种类丰富闻名,天猫以商品质量上乘著称,京东以配送速度快捷为优势,而拼多多则以价格低廉为特点。然而,目前价格竞争成为了关键因素,但并非唯一的考虑标准。以具体例子来说,某些商品在各个销售渠道上的售价差异相当显著;有些渠道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其他渠道的价格则大致维持原状。

消费者兴致缺缺

尽管该平台推出了不少优惠和调整,但消费者的热情似乎并未因此提升。这或许是因为去年那些复杂的规定让他们感到十分疲惫,因此对类似的促销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另外,也可能是消费者现在变得更加理性,他们不再一看到促销就冲动购买,而是更加重视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做出购买选择。

未来趋势展望

今年618购物节期间,我们留意到电商平台正持续进行改进和提升。面向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促销手段和优惠政策的出现。平台需要思考如何协调投入与消费者的需求,而商家则需要在多个平台上定位自己的位置。在电商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形势依旧严峻,各平台正积极寻求更高效的运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