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中,各个平台热衷于价格战,消费者也纷纷盲目跟风抢购。然而,现在的市场趋势发生了转变,商家和消费者都变得更加理智。电商大促正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这其中究竟蕴含着哪些新的策略和技巧
大促玩法变革
今年天猫的“6·18”活动被誉为史上最简单的一次,折扣幅度大,操作规则也相当简便。消费者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计算,购物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天猫开始尝试对电商大促进行重构,寻求新的策略和方法,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低价策略,为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这一调整使得消费者在比较价格和计算优惠上节省了不少时间,从而能更加集中精力去挑选自己心爱的商品。同时,对于商家来说,这也减少了他们设计繁琐促销活动的精力,使他们能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产品本身上。
品牌重新评估
一些品牌商家开始重新审视电商大型促销活动对销售增长的推动效果,不再仅仅依靠促销活动来提升销量,转而探索在大促之外如何为线上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他们结合现有的防晒产品,针对我国市场推出了爆款产品——light 小冰象,在“6·18”活动开始前就已经售罄。
品牌认识到,光靠促销期间的降价手段吸引顾客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划分,这样才能迎合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品牌在非促销时段的竞争力。
消费者变理性
消费者现在更加理智,他们不再单纯关注价格,更看重商品的实际用途和品质。根据公开数据,天猫“6·18”期间的品牌销售额再次达到了新高,这并非仅仅是依靠低价销售,而是消费者经过理性考量后的选择所致。
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会全面考虑商品的评价、品质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即便是在促销活动期间,也不会冲动地购买不需要的商品。这样的行为促使商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长线运营逻辑
平台开始倡导商家更加重视对消费者的深入了解以及用户的长期维护。例如,知名的高速吹风机品牌徕芬,将天猫平台从单纯的“最大销售渠道”转变为“品牌的核心阵地”。在大促销活动结束后,他们通过持续的用户长期运营策略,不断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
商家通过收集会员的购物喜好、消费频率等资料,实施精确营销策略,以此提升顾客的忠诚度以及购买频率,进而确保品牌能够持续稳定地成长。
不再比拼 GMV
今年“6·18”期间,各大平台不再热衷于GMV的竞争,淘宝和天猫转而关注消费趋势的挖掘以及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协助商家发现新的增长机会和路径。例如,针对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青睐,平台结合品牌新品发布和政府补贴政策,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平台认识到,单纯追求销售量的提升并非长久之计,唯有深入洞察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商家才能发现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站在变革路口
随着平台、品牌和商家越来越重视品牌运作和产品创新,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正面临转折点。艾瑞数智电商业务部的负责人孙特提出,延长战线有助于媒体联动和交易效率的提升。而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的副理事长柏文喜则建议商家应调整销售策略,更加重视产品的性价比和独特性。
未来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可能将更加重视商品质量、服务水平以及创新性,而非仅仅着眼于价格战。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这既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大家对电商大促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何看法?它是否会对消费者带来益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