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与饿了么在外卖补贴的激烈竞争中你来我往,而京东却另辟蹊径,直接深入后厨亲自下厨炒菜,这样的做法能否奏效?让我们来逐一剖析。

独特竞争策略

京东投入10亿现金,广招“菜品合伙人”,并计划在三年内投资百亿,开设一万家“七鲜小厨”合营店。这种“中央厨房+门店”即时烹饪的模式,将外卖竞争的焦点引向了供应端和食品安全领域。与美团推出的“浣熊食堂”不同,京东选择牺牲部分利润,以绑定招牌菜资源,成为“蛋糕扩大化的合作伙伴”,从而与平台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诱人合作计划

京东推出的“菜品合伙人”项目针对餐饮业的重点资源进行了精确的锁定。项目提供高达10亿的奖金,用于寻找1000道特色招牌菜。一旦餐企或厨师入选,即可获得至少100万的现金保障,并且后续的销售收益没有上限。这种做法如同为厨师提供了一种“技术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众多餐饮业人士的广泛关注。

对手模式弊端

美团和饿了么的平台,通过广泛连接商家展现出其优势,然而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短板,“幽灵外卖”事件频发。它们主要通过从每笔订单中抽取25%的佣金以及商家的“广告费”来盈利,尽管业务发展势头旺盛,但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消费者却难以完全安心。

京东自身优势

“七鲜小厨”的首家店铺因为“干净看得见”的特点而生意兴隆,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安心热饭”的强烈需求。此现象背后,得益于京东物流的冷链车辆和中央净菜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显著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在食品安全监管和品质保障方面,京东具有明显优势。

配送与成本困境

京东配送服务在送餐方面难以与美团抗衡,达达的骑手人数远远不及美团的百万骑手。再者,“七鲜小厨”采用的重资产、冷链物流和自营厨房等经营模式,使得成本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与美团低价策略和饿了么的“真餐厅”模式相比,京东在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

未来竞争趋势

如果京东能够成功占领“安全现炒”的市场优势,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对品质要求较高的消费者群体分散。目前,美团和饿了么在流量和补贴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京东选择投入重资产的模式,这无疑是一种冒险的策略。然而,随着京东的加入,外卖市场的下半场将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大家对京东的“七鲜小厨”模式能否在外卖领域稳固地位有所疑问吗?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