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短视频领域非常兴盛,网上那些声称“毫无经验就能每月赚过万”的短视频推广教学文章,几乎成了许多人寻求兼职赚钱的“希望寄托”。然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风险呢?
遍地开花的推广诱饵
现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站上,总有一些夸大宣传的广告,声称“毫无经验也能月赚过万”“家庭主妇也能在家赚钱”。伽音的妈妈就接到了一个这样的电话,被为期三天的免费短剧推广课程吸引,以为这样就能待在家里挣钱。许多和她妈妈一样,想增加收入的人,轻易就相信了这些话,满怀希望地准备开始赚钱。
高额费用的“甜蜜陷阱”
伽音妈妈报名那个课程之后,合同里突然要加收4880元的资料使用费和课程服务费,说的一级授权费用根本就是假的。星露也遇到了同样情况,买了所谓的资料授权和工具付费,结果流量没什么起色,反而被机构套得更深了。这些价格高昂的课程和授权,就好比一个个填不满的无底洞,让交了钱的人叫苦连天。
免费课程的真实目的
市面上很多“短剧推广”宣传都以“免费课程”作为诱饵,一旦有人被吸引,就会被引导进入社群,声称团队引流有助于“起号”,但实际上接下来就开始“卖工具”“卖软件”。但可伽音发现,在社交媒体或交流群中提供的免费资料,完全能够讲清楚“推广”的逻辑和流程。所谓的免费课程,不过是用来吸引人们付钱的借口而已。
投诉背后的真相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用“短剧推广”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将近一千条投诉记录,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培训课程夸大其词”“视频内容缺乏关注度”“投入未获收益”。这一现象表明,市面上所谓的短剧推广培训项目,多数存在欺诈行为,令许多抱有期待的人最终一无所获。
海外推广的更多套路
短剧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有些组织鼓吹“短剧走向国际”,但实际上其中包含许多硬性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来骗取钱财的情况更加普遍。许多人被海外市场的花言巧语所吸引,却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认为这种短视频营销属于互联网广告,培训类和教育类的广告不可以有保证性的承诺,也不能用专业人士或者受益者的形象来推荐,平台作为广告发布者和经营者,需要按照广告法严格审核,这说明,为了规范短剧推广营销市场,法律的监督和执行非常关键。
身边有亲友遭遇过短视频营销的圈套吗?如果有,可以在留言区讲述经历,同时希望大家支持传播这篇文章,帮助更多人识破这些手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