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二显得特别冷清,宣传不够给力,消费者感觉不愉快,物流难题和商家因素交织,整个场面显得格外安静。但紧接着的年货节却带来了新鲜的花样。在寒冷的冬天,电商界如何找到新的切入点?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双12氛围低迷
今年的双12似乎并不那么吸引人,电商平台们的宣传力度明显降低,消费者对此也显得不太感兴趣。物流问题不断出现,商家们的信心受到打击,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少商家在双12到来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物流方面有时甚至无法保证货物能够按时送达。在这种形势下,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迅速减少,使得双12的繁忙景象不复存在。
年货节优惠调整
淘宝和天猫举办的年货节促销活动中,商品直降幅度在5%到15%之间,取消了跨店满减的优惠形式,改用官方直接减免的促销手段,并允许商家自主报名参与。淘宝方面对此解释道,这一调整是为了改善消费者的购物感受。不过,这种调整是否会在未来的大型促销活动中持续实施,目前还无法确定。实际上,2022年淘宝已经对用户体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服务便利消费者
今年,在618和双11购物节期间,淘宝APP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在618活动期间,用户能够轻松进行比价和查价,还能一键购买心爱的商品;而双11则提供了多地址合并下单的便捷功能。在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价保中心正式启用,确保双11期间价格得到全程保障,此外,还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了定制化的人工客服,这些措施都反映出淘宝在持续增强用户信任感。
各平台满减差异
跨店满减活动一般会与大型促销活动同步开展,目的在于激发顾客跨类别购买的热情,并助力商家提高订单的平均金额。但今年不同平台推出的满减政策存在差异,比如天猫年货节取消了五折优惠,而双11的满300减50活动则是近年来力度最强的一次。除此之外,京东、抖音等平台也各自制定了各自的满减规则。
年货节面临问题
年货节可能面临与双12相似的挑战。促销力度不够大,宣传效果有所下降,预热阶段时间较短,使得消费者兴趣不高。一些数码产品销售商在双12等促销活动中的业绩不佳,对年货节没有太多期待,这暴露出商家信心不足的问题。
电商破局时机
当前电商正面临变革的黄金时期,物流、折扣和服务等传统优势正逐渐消退,单纯依靠促销手段的效果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海外黑五购物节显得有些冷清,国内电商平台迫切需要重拾信心。平台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商家。
众人都在琢磨,电商平台在寒冷的冬天里,究竟该如何寻找新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若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赞或者转发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