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购物的“双十一”活动已经进行了十年,购买习惯却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先的线上主导重新转向实体店,这种现象到底有何原因?
电商新动向
临近“双十一”,国内网络销售平台展现出新动向。各大平台开始融合实体店铺与线上渠道。例如阿里巴巴,2019年第二季度,以盒马鲜生为典型代表的新模式营收提升151%,而传统电商营收仅增长56%。第一季度新业务增长超过340%,传统业务增幅为61%。这些数字反映出,经过调整的线下市场对顾客产生了更大吸引力。
京东新玩法
京东在“双十一”期间开展了“计步大换购”活动,融合了社交互动、健身元素和门店科技应用。该活动借助小程序连接微信运动,覆盖了超过十亿用户群体,并与近二十万家实体店铺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者可以通过计步获取京东平台及线下商家的优惠补贴,以此促成线上用户与线下购物体验的结合,这种模式颇具创新性,旨在将网络流量引导至实体店铺消费。
增速放缓现状
根据公开资料,天猫在“双十一”期间的总销售额虽然持续增加,但增长速度大体上在减慢,仅在2017年出现过短暂的反弹。当年许多品牌方和实体超市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的结合模式。通过财联社记者的梳理,2017年“双十一”整个网络市场的销售额跟2016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而2016年的销售额增长幅度也比2015年有所降低。整个在线零售行业增速下降,“双十一”也受影响。
巨头侧重不同
阿里和京东在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吸引新用户方面,采取的策略存在差异。京东在“双十一”期间发放的优惠,其重点在于拓展新客户群体。今年推出的“一元拼团”活动,参与者只需邀请一位新朋友即可加入,活动支持通过京东手机端的各种拼购平台以及京东拼购小程序进行。
裂变式传播
京东“双十一”期间推出的一些优惠活动,例如“头号京贴”和“京东官福利”,需要邀请朋友帮忙增加助力,帮忙的朋友越多,能拿到的优惠就越大。这些活动还包括拼团、砍价等形式,和拼多多的做法差不多,能够借助腾讯的庞大用户群进行快速扩散,提升活动知名度。
“双十一”成公共资源
十多年前阿里巴巴开创了“双十一”活动,如今这个活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网络购物的流行趋势逐渐转向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方式,这种变化今后会如何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大家觉得电商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未来能否持续火爆呢?
发表评论